“红、活、硬、细、实”!60年接续传承,“郭兴福故里”的“武教头”们已把子弹压进枪膛
文/图🖊 李成业 李 强
1961年
“郭兴福教学法”第一次被发现
从此掀起了全军竞相学习的热潮
60年后的今天
在滨州这片“渤海革命老区”
新一代“武教头”已经集结完毕
他们将继续传承郭兴福的教学精髓
“红、活、硬、细、实”
在训练中实现淬火重生
成为一名“郭兴福式”射击教练员
精髓一:“红”
练技术、练战术,首先要从练思想、练意识入手。思想“红”是 “郭兴福”教学法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源泉,深学讲话铸牢打仗思想、活学传统涵养亮剑精神、跟学典型激发练兵动力。只有把思想练红、把初心练实,才能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”。
此次集训当中,支队在聚焦提升教练员军事素质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想锻造,课余时间的思想教育,集中组织的授课辅导,贯穿全程的理论学习,让“任务牵引抓训练,提高能力保中心”的观念深入每个参训官兵心中,让大家在学原则立场中,做战备形势的明白人;在学方法要求中,做练兵制胜的铁拳头;在学胸怀道义中,做荣誉价值的践行者。
精髓二:“活”
抓教学,“活”字很重要。郭兴福教学法的基本经验是“四个活”:教得活、学得活、练得活、用得活,首先有思想上的“破冰”,才会有行动上的“突围”。
集训伊始,迎接教练员们的不是“技能考验”,而是一场“头脑风暴”,一次围绕教学方法的“大讨论”,让教练员们各抒己见,在思想碰撞和交锋中形成共识。
支队某部四级警士长陈宗飞说:“我们作为教练员,不能事事按部就班、四平八稳,必须具备灵活的思想,脑中始终装着问题、眼中始终盯着问题、手中始终拎着问题,让大脑全速开动起来,在多思善思中,往往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求得教学上的实效。”
精髓三:“硬”
训练更严格、作风更扎实,本事才能练过硬。四月天气乍暖还寒,训练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。据抢训练中,每个人脸上都已布满豆大的汗珠,防弹衣已被汗水微微浸湿,大家都在坚持没有人放下;快反射击训练中,教练员们成百上千次地重复动作,努力把时间压缩到最短,印证了“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”;体能训练中更是撸起袖子、甩开膀子,一次次挑战身体的极限,用充沛的体能支撑起精准狙杀。传承“硬”的精髓,时时处处苦练过硬本领,千锤百炼才能一枪毙敌。
精髓四:“细”
严格的教练员锻造战士过硬本领,而“细心”则是其中的“催化剂”。每个战士的特点、基础、接受能力都不相同,训练中如果“简单化、一刀切”,既不科学、也无效果,所以要求教练员充分了解每名战士面对不同类型的受训者。通过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,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在集训中,根据每个人不同特点,除了开展传统训练课目之外,创造性地开设了穿针引线、挑大米等创新训练方法,有针对性地帮助补齐短板、练强弱项、练硬本领。
精髓五:“实”
郭兴福教学法讲到:“在训练教学中也要时刻瞄准战场!”这句话在这次集训中得到充分印证。坚持用实战标尺量长短,用打仗标准补弱项,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。
每个课目都按《大纲》开展,每个动作都从实战出发。射击场上,指挥员严密指挥,战斗员勇猛出击,仿佛已经置身与战场中,每次击发都战味儿十足。
支队某部教员李强说道,“射击训练和教学最重要的是贴近实战,敌人不会像靶子一样等着我们打,所以我们不能搞假把式、摆花架子,关键时刻才能冲得上、打得赢。”
把思想练红,方法练活,本领练硬
标准练细,作风练实
“郭兴福教学法”
是对传统练兵方法的发展
也是留给我们练兵备战的宝贵财富
新时代军人继续传承和发扬
使其在军事训练中历久弥新
为造就更多的“郭兴福式”教练员不懈努力!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授权)
总监制:周显喆
监 制:李庆领 王宜海
主 编:杨一鸣
编 辑:杨 洋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小编微信:sm20181207